今天想聊一聊日剧《Mother》
其实我觉得很早就应该聊聊这部日剧了,今天中午听这部剧的主题曲,突然想起来。
我大学时看的这部日剧,说起来,最开始知道这部日剧,是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在看各种日本子役主演的电视剧,芦田爱菜作为当红的子役,我是不可能遗漏的,而她的代表作就是这部《Mother》。坦诚来讲,我觉得芦田爱菜成也这部剧,败也这部剧,不得不说这部剧让芦田爱菜达到了演艺巅峰,她在这部剧那种可爱,强作坚强,又带有孩童的天真征服了无数观众,这也是她从日本竞争强烈的子役中脱颖而出的法宝(说句题外话,国内童星的培养这方面确实不如,这些年有名到人尽皆知的童星可能只有一个张子枫)。但是也是因为这部剧,她在之后主演的每部电视剧,至少在我心中是会不自觉地去拿来和《Mother》比较的,然而都不如,所以芦田爱菜之后也再没有像《Mother》这样的巅峰时刻了。日本子役我很可惜的有两位,一位是主演过《14岁的母亲》(男主是三浦春马饰演的,还得了个马必怀的外号,现在想也挺唏嘘的)、《女王的教室》的志田未来,另一位就是芦田爱菜。都是年少时非常有灵气,但是长大后就变得普通了。
说了很多题外话,为什么说我觉得早就应该聊聊这部日剧了呢,一是因为我确实看的挺早,一直想写观后感又一直没写。二则是我看过的日剧不少,这部是少有的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剧,我自己看过一遍,和前女友一起又看了一遍。怎么说呢,我喜欢它到什么程度了,大概就是如果未来有我喜欢的人,我一定会把这部剧推荐给她并且再看一遍吧。
简单说下剧情吧,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单身女性,每天过着平淡的日常和研究生活,性格非常冷淡,暂时在一所幼儿园(大概?)作兼职老师,发现了自己班上有一位有点女孩,安静且表露出不属于她年龄段的成熟,身上总是会莫名地多一些伤,后来女主和同事调查发现原来这个女孩是她妈妈和男朋友生下来的,她妈妈的男朋友恶心、变态,甚至有一些恋童癖,而她妈妈也很没责任心,甚至对这个女孩生出嫉妒。因此他们俩就经常殴打这个女孩,作为情绪发泄也好或者取乐也好。而这个女孩在这种家庭里,没法反抗,只能尽量忍受,躲避。女主将这件事上报,但是家暴仍然没有结束,因为女孩屈从于她的家庭,不敢和调查人员说出实话,直到有一天晚上女主发现这个女孩居然被她父母装进垃圾袋里,像一个垃圾一样扔进垃圾堆,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让这个女孩跟着自己走,远离她的父母。但这其实是违法的,因为女孩是有监护人的,女主擅自把女孩带走属于诱拐儿童,女主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带着女孩上了火车,开始了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有女主和女孩温馨感动的日常,也有她们躲避警察的惊心动魄,还有女主自身家庭的各种纠葛,由此演绎出了一部温暖、感人、复杂的故事。
结构
首先从结构上分析,电视剧名《Mother》其实就是贯穿整部剧的线索,剧中其实有五位母亲,女孩和她的亲身母亲,女主这位“诱拐了”女孩的“假”母亲,女主的生母,女主在孤儿院时的的孤儿院长,以及女主的养母。由此也展开了五段关系,明线是女主和女孩的“逃亡”之路,但暗线是女主她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小时候要遗弃自己的疑问探寻之路。在这四段关系中,除了女孩的生母外,其他四位母亲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着爱意,哪怕是那位小时候遗弃女主的母亲,其遗弃的真实原因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随着剧情发展,在女主和女孩这对“假”母女充满温馨的路上,观众可以看到女主回到自己小时候的孤儿院,看到了当初照顾女主的老院长已经神志不清,但仍然对女主和女孩充满爱意,并且在最后保护了她们。观众也可以看到女主的养母忧心忡忡女主是被自己收养的,和自己的亲生女儿不合群怎么办,会不会性格不好,不断地担心着女主,甚至让她的亲生女儿都抱怨自己的母亲对女主太过于娇宠。观众还可以看到,那位小时候不得不遗弃女主的母亲在远处一直默默守望着女主,保护着女主,尽力多做些事让自己的女儿幸福。更不用说女主自己,对自己“诱拐”的女孩百般宠爱,让自己从冷淡变得温柔,一路上用尽自己的力气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五段感情的综合表达,让剧情变得跌宕起伏,极具立体感和感染力。
情感
其次从情感上进行分析。观众在整个剧中,有许多处都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只讨论女主和女孩这一对,其中共鸣最大的有几处。一是女主发现女孩被装进垃圾袋扔掉时,女孩被女主从垃圾袋中抱出,头上满是纸屑等垃圾,那种可怜和悲惨的命运无疑让所有观众都产生和女主一样的感情,那就是要解救这个女孩。二是女孩被女主救出后,和女主一起来到海滩上,女主和她介绍自己研究的各种鸟类,女孩拿着羽毛吹着海风,这个时候女孩终于感受到了自由,拿着羽毛看着天空露出了真心的笑容。这时候女孩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这种新生感也无疑让观众都产生共情。三是在经历各种奔波,逃跑,躲藏之后,女主和女孩最终还是被警察抓住,女孩的家暴情况虽然被调查清楚,但是女孩仍然不能呆在女主身边,只能被政府安排进孤儿院,相似呼应女主的人生经历一般,但女孩很懂事,只是微笑着,提着女主给她买的宠物,和女主道别,渐行渐远,这种撕裂感和悲怆无奈,让很多观众都潸然泪下。四是女孩进了孤儿院一段时间后,女主突然接到女孩的电话,原来是女孩深夜偷偷跑出来打的,开始说了很多家常,说了很多孤儿院里的趣事,女孩仿佛像是想让女主爱心一般。可她毕竟只是孩子,电话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妈妈,请再诱拐我一次吧”,这句话成了点睛之笔,也推动观众的情绪达到最高潮,观众并不知道女孩这个电话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只是唠唠家常吗?还是想女主了?甚至认为女孩当时微笑着离开女主是不是对女主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啊?可能只是带着淡淡的悲伤,可随着这句话,一切感情都显现出来,就像图穷匕见,一把刀狠狠插向心窝。仅分析女孩和女主这一对母女关系,就发现剧中渲染的氛围,让观众产生共情的次数之多,程度之重罕有。更别说还有其他几对母女关系的展现了。另外,这部剧的音乐也十分优秀,尤其是主题曲哭泣脸的微笑,很多次恰到好处的响起,很多次恰到好处的变奏都助力了情感的渲染。这首歌我特别推荐,哪怕没看过电视剧也可以听听。
发表评论